etcd v3客户端用法

本文将示例etcd v3客户端的主要API用法,在开始之前建议你先阅读《etcd v3原理分析》,以便对etcd的数据结构和模型有深刻的印象。

准备

服务端

建议是直接下载github上release出来的二进制包,免得自己编译安装:https://github.com/coreos/etcd/releases/

有兴趣也可以下载代码自己去编译整个项目,这个参考:https://coreos.com/etcd/docs/latest/dl_build.html

启动一个单点服务端用于测试,只需要执行./etcd即可前台运行,默认服务端口:2379。

客户端

v3版本客户端的主页:https://github.com/coreos/etcd/tree/master/clientv3

按照标准GO项目的组织结构,你应该先export GOPATH=xxx目录,xxx是所有Golang项目的公共存储目录。

按照常规流程,现在进入xxx目录,执行如下命令即可下载整个clientv3包并完成编译:

该命令会将包下载到xxx/src/github.com/coreos/etcd/clientv3中,所有相关依赖包会自动下载编译,包括protobuf、grpc等…

此后你可以继续在xxx目录中,执行go get自己的github项目,并在自己的github项目中成功调用到clientv3的API,例如我的项目:

那么就会出现xxx/src/github.com/owenliang/go-etcd目录,在里面编写你的测试代码即可。

可恶的GFW

对于国内朋友们来说,除非你有高速稳定的海外VPN(不是shadowsocks),否则很难成功下载代码,这里面有2个原因:

  • google的包都托管在golang.org域名下,完全被墙。
  • go get实际是调用git clone下载包源码,但是git不支持socks5代理,比较麻烦。

对于只有shadowsocks的朋友们,下面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,大家可以访问:https://www.golangtc.com/download/package,输入包名github.com/coreos/etcd/clientv3,这个平台会在海外服务器替我们执行go get拿到所有的依赖包以及源代码,分别打包成tar.gz。

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shadowsocks代理的浏览器,将这些源代码下载回来,并在xxx/src下解压,这样就相当于完成了go get的第一步(下载源代码)。

类似的,如果你自己有海外VPS,那么直接去海外go get下载所有源码再拷贝回国内即可。

在你准备好了所有包源码后,你需要执行一次go install来编译所有的源代码,会在xxx/pkg下生成各种静态库.a文件,这就算搞定了客户端安装了。

使用

文档

地址:https://godoc.org/github.com/coreos/etcd/clientv3

乍一看API挺多,实际上这个文档经过梳理后还是很简单的,下面我把主要的API逐个演示一下。

建议你安装一个etcd v3客户端环境,这样对于好奇的数据结构你也可以跳转到源码里去大概了解,有助于你梳理整个脉络。

连接

要访问etcd第一件事就是创建client,它需要传入一个Config配置,这里传了2个选项:

  • Endpoints:etcd的多个节点服务地址,因为我是单点测试,所以只传1个。
  • DialTimeout:创建client的首次连接超时,这里传了5秒,如果5秒都没有连接成功就会返回err;值得注意的是,一旦client创建成功,我们就不用再关心后续底层连接的状态了,client内部会重连。

当然,如果上述err != nil,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重试几次,或者退出程序(重启)。

这里重点需要了解一下client到底长什么样:

Cluster、KV、Lease…,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就代表了整个客户端的几大核心功能板块,分别用于:

  • Cluster:向集群里增加etcd服务端节点之类,属于管理员操作。
  • KV:我们主要使用的功能,即操作K-V。
  • Lease:租约相关操作,比如申请一个TTL=10秒的租约。
  • Watcher:观察订阅,从而监听最新的数据变化。
  • Auth:管理etcd的用户和权限,属于管理员操作。
  • Maintenance:维护etcd,比如主动迁移etcd的leader节点,属于管理员操作。

我们需要使用什么功能,就去获取对应的对象即可。

获取KV对象

实际上client.KV是一个interface,提供了关于k-v操作的所有方法:

但是我们并不是直接获取client.KV来使用,而是通过一个方法来获得一个经过装饰的KV实现(内置错误重试机制的高级KV):

接下来,我们将通过kv对象操作etcd中的数据。

Put

第一个参数context经常用golang的同学比较熟悉,很多API利用context实现取消操作,比如希望超过一定时间就让API立即返回,但是通常我们不需要用到。

后面2个参数分别是key和value,还记得etcd是k-v存储引擎么?对于etcd来说,key=/test/a只是一个字符串而已,但是对我们而言却可以模拟出目录层级关系,先继续往下看。

其函数原型如下:

除了我们传递的参数,还支持一个可变参数,主要是传递一些控制项来影响Put的行为,例如可以携带一个lease ID来支持key过期,这个后面再说。

上述Put操作返回的是PutResponse,不同的KV操作对应不同的response结构,这里顺便一提。

你可以通过IDE跳转到PutResponse,详细看看有哪些可用的信息:

Header里保存的主要是本次更新的revision信息,而PrevKv可以返回Put覆盖之前的value是什么(目前是nil,后面会说原因),打印给大家看看:

记得,我们需要判断err来确定操作是否成功。

我们再Put其他2个key,用于后续演示:

现在理论上来说,/test目录下有2个孩子:a与b,而/testxxx并不是/test目录的孩子。

Get

我们可以先来读取一下/test/a:

其函数原型如下:

和Put类似,函数注释里提示我们可以传递一些控制参数来影响Get的行为,比如:WithFromKey表示读取从参数key开始递增的所有key,而不是读取单个key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没有传递opOption,所以就是获取key=/test/a的最新版本数据。

这里err并不能反馈出key是否存在(只能反馈出本次操作因为各种原因异常了),我们需要通过GetResponse(实际上是pb.RangeResponse)判断key是否存在:

Kvs字段,保存了本次Get查询到的所有k-v对,因为上述例子只Get了一个单key,所以只需要判断一下len(Kvs)是否==1即可知道是否存在。

而mvccpb.KeyValue在上一篇博客中有所提及,它就是etcd在bbolt中保存的K-v对象:

至于RangeResponse.More和Count,当我们使用withLimit()选项进行Get时会发挥作用,相当于翻页查询。

接下来,我们通过一个特别的Get选项,获取/test目录下的所有孩子:

WithPrefix()是指查找以/test/为前缀的所有key,因此可以模拟出查找子目录的效果。

我们知道etcd是一个有序的k-v存储,因此/test/为前缀的key总是顺序排列在一起。

withPrefix实际上会转化为范围查询,它根据前缀/test/生成了一个key range,[“/test/”, “/test0”),为什么呢?因为比/大的字符是’0’,所以以/test0作为范围的末尾,就可以扫描到所有的/test/打头的key了。

在之前,我Put了一个/testxxx干扰项,因为不符合/test/前缀(注意末尾的/),所以就不会被这次Get获取到。但是,如果我查询的前缀是/test,那么/testxxx也会被扫描到,这就是etcd k-v模型导致的,编程时一定要特别注意。

打印rangeResp.Kvs可以看到2个孩子:

获取Lease对象

和获取KV对象一样,通过下面代码获取它:

Lease提供了几个功能:

  • Grant:分配一个租约。
  • Revoke:释放一个租约。
  • TimeToLive:获取剩余TTL时间。
  • Leases:列举所有etcd中的租约。
  • KeepAlive:自动定时的续约某个租约。
  • KeepAliveOnce:为某个租约续约一次。
  • Close:貌似是关闭当前客户端建立的所有租约。

Grant与TTL

要想实现key自动过期,首先得创建一个租约,它有10秒的TTL:

grantResp中主要使用到了ID,也就是租约ID:

接下来,我们用这个租约来Put一个会自动过期的Key:

这里特别需要注意,有一种情况是在Put之前Lease已经过期了,那么这个Put操作会返回error,此时你需要重新分配Lease。

当我们实现服务注册时,需要主动给Lease进行续约,这需要调用KeepAlive/KeepAliveOnce,你可以在一个循环中定时的调用:

keepResp结构如下:

没什么特别需要用到的字段。

KeepAlive和Put一样,如果在执行之前Lease就已经过期了,那么需要重新分配Lease。Etcd并没有提供API来实现原子的Put with Lease。

Op

Op字面意思就是”操作”,Get和Put都属于Op,只是为了简化用户开发而开放的特殊API。

实际上,KV有一个Do方法接受一个Op:

其参数Op是一个抽象的操作,可以是Put/Get/Delete…;而OpResponse是一个抽象的结果,可以是PutResponse/GetResponse…

可以通过一些函数来分配Op:

  • func OpDelete(key string, opts …OpOption) Op
  • func OpGet(key string, opts …OpOption) Op
  • func OpPut(key, val string, opts …OpOption) Op
  • func OpTxn(cmps []Cmp, thenOps []Op, elseOps []Op) Op

其实和直接调用KV.Put,KV.GET没什么区别。

下面是一个例子:

这里设置一个key=/hi,value=hello,希望结果中返回覆盖之前的value。

把这个op交给Do方法执行,返回的opResp结构如下:

你的操作是什么类型,你就用哪个指针来访问对应的结果,仅此而已。

Txn事务

etcd中事务是原子执行的,只支持if … then … else …这种表达,能实现一些有意思的场景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开启一个事务,这是通过KV对象的方法实现的:

我写了如下的测试代码,Then和Else还比较好理解,If是比较陌生的。

我们先看下Txn支持的方法:

Txn必须是这样使用的:If(满足条件) Then(执行若干Op) Else(执行若干Op)。

If中支持传入多个Cmp比较条件,如果所有条件满足,则执行Then中的Op(上一节介绍过Op),否则执行Else中的Op。

在我的例子中只传入了1个比较条件:

Value(“/hi”)是指key=/hi对应的value,它是条件表达式的”主语”,类型是Cmp:

这个Value(“/hi”)返回的Cmp表达了:”/hi这个key对应的value”。

接下来,利用Compare函数来继续为”主语”增加描述,形成了一个完整条件语句,即”/hi这个key对应的value”必须等于”hello”。

Compare函数实际上是对Value返回的Cmp对象进一步修饰,增加了”=”与”hello”两个描述信息:

Cmp可以用于描述”key=xxx的yyy属性,必须=、!=、<、>,kkk值”,比如:

  • key=xxx的value,必须!=,hello。
  • key=xxx的create版本号,必须=,11233。
  • key=xxx的lease id,必须=,12319231231238。

经过Compare函数修饰的Cmp对象,内部包含了完整的条件信息,传递给If函数即可。

类似于Value的函数用于指定yyy属性,有这么几个方法:

  • func CreateRevision(key string) Cmp:key=xxx的创建版本必须满足…
  • func LeaseValue(key string) Cmp:key=xxx的Lease ID必须满足…
  • func ModRevision(key string) Cmp:key=xxx的最后修改版本必须满足…
  • func Value(key string) Cmp:key=xxx的创建值必须满足…
  • func Version(key string) Cmp:key=xxx的累计更新次数必须满足…

最后Commit提交整个Txn事务,我们需要判断txnResp获知If条件是否成立:

Succeed=true表示If条件成立,接下来我们需要获取Then或者Else中的OpResponse列表(因为可以传多个Op),可以看一下txnResp的结构:

每个Op有一个ResponseOp对象,而ResponseOp的结构我们在前面贴过,可以翻回去看看。

最后

etcd v3客户端主要功能就是这些,希望可以帮你理清API脉络,更快的上手编码。

watch因为比较重要,所以会在下一篇博客里单独说明,暂时掌握这些即可。

如果文章帮助您解决了工作难题,您可以帮我点击屏幕上的任意广告,或者赞助少量费用来支持我的持续创作,谢谢~